Home » 關於光焱

關於我們
關於我們
Enlitech成立於2009年,專注於人造模擬光源與光譜分析技術。針對光電感測器,提供先進、客製化的測量解決方案,致力於提昇光電感測器的性能,促進科技的進步與人類生活的改善。
我們讓傳感器變得更好!
- 2010年
投入研發CCD/CMOS影像感測器的檢測分析技術,發展非破壞性的光學檢測系統。透過光學調制技術來分析影像感測器拍攝的圖片,將數位化的圖片逆轉譯得到前端的類比特性,如量子效率、系統增益、PRNU、暗電流等等影像感測器重要參數。
- 2013年
打造航天級的影像感測器表徵分析系統SG-U,並獲得國家級航天機構多次採購,用以測試與分析各種最尖端科學級影像感測器與人造衛星光學攝影機。
- 2015年
將航天級系統技術開始民用商業化,陸續推出了SG-A系統等,用於CMOS影像感測器、CIS相機模組的特性檢測等。
- 2018年
堆出光學屏下指紋辨識的測試方案,陸續獲得多加IC設計廠採用,以加速其產品的開發驗證。
- 2020年
推出晶圓級影像感測器測試解決方案SG-O。整合先進的全自動探針台系統,與精密的光譜系統,用於CIS晶片的設計驗證與CIS晶片的製程分析。同時針對多種光感測器如環境光感測器ALS、工業相機、車載攝影機提供多種標準光源與測試分析解決方案。
- 2021年
投入單光子偵測器的測試解決方案SPD2200,用於SPAD與SiPM單光子偵測器的測試與表徵,如全光譜光譜響應、全光譜光子探測率(PDP)等重要元件參數。幫助dToF技術的發展以加速各種光學雷達(LiDAR)的應用普及。
2010年
投入研發CCD/CMOS影像感測器的檢測分析技術,發展非破壞性的光學檢測系統。透過光學調制技術來分析影像感測器拍攝的圖片,將數位化的圖片逆轉譯得到前端的類比特性,如量子效率、系統增益、PRNU、暗電流等等影像感測器重要參數。
2013年
打造航天級的影像感測器表徵分析系統SG-U,並獲得國家級航天機構多次採購,用以測試與分析各種最尖端科學級影像感測器與人造衛星光學攝影機。
2015年
將航天級系統技術開始民用商業化,陸續推出了SG-A系統等,用於CMOS影像感測器、CIS相機模組的特性檢測等。
2018年
堆出光學屏下指紋辨識的測試方案,陸續獲得多加IC設計廠採用,以加速其產品的開發驗證。
2020年
推出晶圓級影像感測器測試解決方案SG-O。整合先進的全自動探針台系統,與精密的光譜系統,用於CIS晶片的設計驗證與CIS晶片的製程分析。同時針對多種光感測器如環境光感測器ALS、工業相機、車載攝影機提供多種標準光源與測試分析解決方案。
2021年
投入單光子偵測器的測試解決方案SPD2200,用於SPAD與SiPM單光子偵測器的測試與表徵,如全光譜光譜響應、全光譜光子探測率(PDP)等重要元件參數。幫助dToF技術的發展以加速各種光學雷達(LiDAR)的應用普及。




為甚麼選擇我們
啟發你的想法
Enlitech 堅持誠信為本,追求卓越,銳意創新,為客戶提供最優的解決方案。成立 「Enlitech 實驗室」後,Enlitech 致力於建立 ISO 17025:2005 質量體系,並獲得校準實驗室。 2012 年 3 月在太陽能電池光譜響應 / 量子效率領域獲得 ISO / IEC 17025 (TAF) 認證。
我們的理念和願景
真誠的態度
按照我們的價值觀行事,即誠實並信守我們對客戶的承諾。
提供最佳解決方案
我們投入時間和精力進行研發,為客戶提供最集成、最新的解決方案。
精益求精,不斷創新
毅力和決心是取得成就的先決條件。不斷突破是我們的終極目標。
認證
臺灣認證基金會(TAF)是臺灣唯一的國際互認級認證單位。TAF 認證通過評估國際標準和標準(ISO/IEC 17025),承認和促進組織在提供特定類型的認證、校準、測試、檢查和能力測試專案服務的能力。Enlitech獲得 ISO / IEC 17025 的 TAF 證書,不僅提供太陽能電池光譜響應領域的校準服務,而且還確保實驗室的能力高於特定水準。此外,光焱科技不斷提高服務品質,為我們的客戶提供更滿意的服務。

光焱科技,不只研發生產測量科學儀器,擁有影像感測/半導體領域測試系統,提供R&D技術整合解決方案,另外還有ISO/IEC 17025 (TAF) 校正實驗室認證服務。

光焱科技,不只研發生產測量科學儀器,擁有影像感測/半導體領域測試系統,提供R&D技術整合解決方案,另外還有ISO/IEC 17025 (TAF) 校正實驗室認證服務。
公司歷史
了解更多關於我們的信息。
- 啟用全新的企業識別標誌。
- 光焱光學無塵室完工啟用。
- 響應台積電慈善基金會『把愛送出去』活動,向社福機構-啟智學園捐贈屋頂太陽能發電系統獲頒感謝狀。
- 研發固本計畫『5G智慧終端裝置高階相機影像晶片光學性能檢測儀開發計畫』結案審查通過。
- 研發精進計畫『鈣鈦礦太陽能電池開路電壓Voc損耗分析儀』結案審查通過。
- 太陽能電池光譜響應/量子效率測量實驗室通過ISO/IEC 17025 (TAF)年度審查,證書效期延展至2024年。
- 新型太陽能電池相關檢測設備獲得歐美大廠採用。
- 影像感測晶片測試系統獲得車用電子及消費性電子大廠採用。
- 特殊光學系統-星光模擬器開發成功並交付航太客戶。
- 響應各大醫院及慈善機構防控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專項捐款獲頒榮譽證書。
- 晶圓級影像晶片光電測試系統開發成功並交付航太客戶。
- 太陽能電池表徵系統-Voc損耗分析系統正式銷售,並陸續獲得世界領先實驗室採用。
- LED量子產率及光致發光效率系統開發成功。
加拿大太陽能採用Enlitech的全區域光譜響應/量子效率測量系統(S6)。
印度空間研究組織 ISRO 採用 Enlitech 的高級圖像傳感器表徵系統 (RCSIS-3018) 並開發了用於航空航天應用的 CMOS 芯片。
與CMOS Sensor Inc.合作,進行衛星CMOS圖像芯片開發。 CMOS Sensor Inc.是一家專注於CIS(接觸式圖像傳感器)設計、開發和生產的專業製造商和出口商。鏈接:http://www.csensor.com.tw/
Enlitech 開發了FLIM(熒光壽命成像顯微鏡)測量系統(SLI-PE-M200;200mm x 200mm),採用TCSPC 映射技術,提供最大的測量區域,被瑞典一家初創技術公司採用。
Enlitech 的 AAA 太陽能模擬器(SS-F5-3A 和 SS-F7-3A)和光譜響應/量子效率測量系統(QE-R)在印度、德國和新加坡的銷量持續增長。代表性的新客戶有 SMITS Sikkim(印度)、新加坡國立大學、漢堡大學等。
JAsolar 採用了 Enlitech 的全區域光譜響應/量子效率測量系統 (S6)。
Enlitech的UV LED測量系統(UV LED-263-781-008)被台灣BSMI採用。
中國科學院化學研究所ICCAS採用Enlitech的AAA太陽能模擬器(SS-F5-3A)和光譜響應/量子效率測量系統,成功開發出功率轉換效率最高的非富勒烯聚合物太陽能電池(PSC)( QE-R)。
Enlitech成功打入北歐市場。我們的AAA太陽能模擬器(SS-F5-3A)和光譜響應/量子效率測量系統(QE-R)被瑞典林雪平大學採用。
Enlitech 的圖像傳感器表徵系統 (MV-IS) 被中國通用認證中心、Superpix Technology Co Ltd 和中國 IC 設計公司採用。
Jolywood採用了Enlitech的全區光譜響應/量子效率測量系統(S6)。
Enlitech AAA Solar Simulator(SS-F5-3A)和光譜響應/量子效率測量系統(QE-R)被CAS、SCUT、IIT、TIFR、NEHU、IISERTVM、SSN等採用。
Enlitech的紫外LED測量系統(LQE-10-UVVISIR)被INER採用。
BSMI,台灣採用Enlitech的激光和紫外線安全檢測系統(LSC-60825;符合IEC 60825-1:2014)。
在台灣北部新竹開設新的銷售和服務辦事處。
Enlitech 的太陽能電池光譜響應/量子效率獲得了測量實驗室。 ISO/IEC 17025 (TAF) 認證。
成功開發SR-M21太陽能組件量子效率測量系統。
光譜響應/量子效率測量系統被杜克大學、多倫多大學、香港科技大學、現代重工等知名研究機構和公司採用。
量子效率測量系統被印度理工學院採用。
弗里德里希-亞歷山大-埃爾蘭根-紐倫堡大學的 Christoph Brabec 研究團隊採用了量子效率測量系統。
太陽能電池全面積光譜響應測量系統被新加坡太陽能研究所(SERIS)採用。
在上海開設了新的銷售和服務辦事處。
Enlitech簽署《參比電池製造與校準技術研究諒解備忘錄》,開展溯源標準工作。
Enlitech 太陽能電池光譜響應/量子效率獲得校準實驗室。 ISO/IEC 17025 (TAF) 認證。
QE 得到 AIST 的認可。
NIM 已採用 QE。
成為IEC推薦供的應商。
成功開發QE-156&PL。
繼續審批南科大先進研發項目。
CPV太陽能電池先進技術研討會。
獲准搬遷至南台科學園(STSP);專注於光學測量設備的開發。
太陽能電池工藝與測量技術研討會得到了與會嘉賓的熱烈響應。
成功研發QE-III(Incident Photon-electron Conversion Efficiency),佔據台灣最大市場份額。
成功進入歐洲和中國市場。
批准了STSP先進的研發項目,認可了研發能力。
恩利科技有限公司正式成立。
成功研發第二代QE-R(入射光電子轉換效率)
QE已被台灣著名的研究機構和太陽能電池製造商採用。
- 在中央研究院成功建立第一代IP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