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光感測器(Ambient Light Sensor)是一種元件,普遍用於手機,平板電腦,筆記型電腦等電子行動裝置,他的作用主要用來偵測環境的照度。當室內的燈光暗淡下來,眼睛瞳孔會放大,此時若電子產品螢幕亮度過高,人眼將會感到不適。環境光感測器可偵測環境照度,進而將電子產品的螢幕亮度調整至人類眼睛可接受的亮度,大幅提升使用者體驗。此元件不單可節省能源,更可延長電子產品的電池壽命。
現代環境光感測器元件的科技水準,已經達到人類眼睛最高分光視感度。環境光感測器主要包含四大類:CdS光敏電阻﹅光電晶體(Photo Transistor)、光電二極體(Photo Diode),以及整合了放大電路的光電IC。其優缺以圖示說明如下:
圖1:Ambient Light Sensor環境光感測器的分類與優缺點介紹
如前所述,環境光感測器已廣泛用在智慧型手機﹅平板電腦或是筆記型電腦上。環境光感測器與這些電子產品整合時,需確保環境光感測器的功能可以正常運作,不會受到電子產品本身與結構設計的影響,例如:機構遮蔽或螢幕自發光的干擾。除此之外,針對環境光感測器元件本身,還有許多重要性能參數需要檢測:
一般包括:角度響應(Angular Response)﹅動態範圍(Dynamic Range)﹅線性度(Linearity)﹅視野(Field of View, FOV),以及不同色溫的環境光對環境光感測器的影響?
這是指環境光感測器元件對於不同角度的入射光的響應程度,其結果可以用角度曲線來呈現。以A廠牌的環境光感測器為例,其角度曲線如下:
圖2: A廠牌環境光感測器的角度曲線
簡單的說,角度曲線通常是用於評價光電感測器的特性參數;配光曲線則是屬於評價光源的特性參數。環境光感測器角度曲線的意義,已說明如上述2.1,故不再贅述。至於配光曲線的意義,則是指光源於不同角度的照射強度。我們再以C廠牌的發光二極體(LED)為例,其配光曲線以直角坐標方式呈現如下:
圖3: C廠牌發光二極體的配光曲線
人眼會隨著環境明暗,調整瞳孔大小,讓人無論在明亮或者昏暗的環境中,均能確保視線清晰。環境光感測器具有近似人眼對亮度的敏感度,此敏感度性能的好壞,指標就是動態範圍(Dynamic Range)。
在烈日底下,照度大約為100,000勒克斯(Lux),當進入暗室,照度可能連1勒克斯(Lux)都不到。環境光感測器的動態範圍愈大,則可適用的環境亮度範圍也就愈廣泛。以Maxim的環境光感測器元件MAX44009為例子,其標榜的動態範圍為0.045 Lux ~ 188,000 Lux。
隨著環境明暗程度的變化,環境光感測器透過其光電轉換機制,會輸出相對應的訊號。當我們使用一個穩定且精密的標準光源照射環境光感測器時,透過程式控制此光源的強度,使其輸出光強從0.1 Lux~100,000 Lux呈現線性的變化,此時我們同步量測環境光感測器元件的輸出訊號,檢視其訊號強度是否也呈現相同的線性變化。此即環境光感測器的線性度(Linearity)特性參數,如下圖4所示。
圖4: T廠牌環境光感測器的線性度特性
FOV這個特性參數的數值是角度,可採用兩種表達方式:FFOV (Full Field of View)與HFOV (Half Field of View)。依據圖5的定義,FOV可以寫成:
FOV = ±θ1/2 或 FOV = θ
圖5: 環境光感測器視野(Field of View, FOV)的定義
當面對各種不同的應用場景時,為了讓環境光感測器元件可以正常發揮功能,我們首要須確保元件能夠有效偵測到光線,避免受到外部不當的遮蔽而影響功能。FOV這個特性參數可明確表達環境光感測器所需的收光路徑,讓產品設計者可以有所依循,產出好的設計方案。
我們可以將待測的環境光感測器固定在軸心處,並將一個標準準直光源固定在一個可依此軸心旋轉的懸臂上(如圖6所示)。定義垂直於環境光感測器受光面的角度為0度,向左 & 向右平行於環境光感測器受光面的角度分別為+90度 & -90度。啟動此懸臂,使標準準直光源的位置從-90度出發,持續旋轉到+90度的位置停止,過程中實時量測此環境光感測器的訊號,如此一來,我們就能取得標準光源以180度等距照射此待測物所輸出的訊號。將此訊號數值標註在直角座標圖上,就能獲得這個環境光感測器的角度響應數據,如同前述圖2所示。
圖6 光焱科技感測器角度響應量測儀內部構造圖
測試方法與3.1相同,將其角度 vs. 訊號強度的數據透過三角函數運算,即可得到FOV (Field of View)。
我們依線性改變標準光源的強度,並實時量測在此標準光源照射下,環境光感測器所輸出的訊號強度,即可得知這個環境光感測器的線性度。
選用量測儀器時,我們首要會考量儀器規格是否能滿足量測的需求,包括:精準度﹅解析度﹅再現性﹅再生性﹅操作便利性等。除此之外,設備的價格與保養維修,甚至是耗材更換,也會是多數人評估的重點。
經查詢百度百科,我們整理10種標準色溫如下表:
項次 | 光譜 | 色溫 | 標準燈 |
---|---|---|---|
1 | 國際標準人工日光 | 6500K | D65光源 |
2 | 模擬北方平均太陽光 | 7500K | D75光源 |
3 | 模擬太陽光 | 5000K | D50光源 |
4 | 模擬歐洲商店燈光 | 4000K | TL84光源 |
5 | 模擬美國商店燈光 | 4100K | CWF光源 |
6 | 模擬另一種美國商店燈光 | 3000K | U30光源 |
7 | 模擬指定的商店燈光 | 3500K | U35光源 |
8 | 模擬家庭酒店暖色燈光 | 2700K | F燈 |
9 | 模擬展示廳射燈 | 2856K | A光源 |
10 | 模擬水平日光 | 2300K | Horizon |
最常用於環境光感測器標定的標準光譜,即如上表所示。這些標準光譜與色溫,代表著人類多數日常生活的環境光狀態。環境光感測器依據這些標準光譜與色溫來標定,在應用面才能貼近實際使用狀況,提供使用者較好的實際體驗。
在暗室中,環境光的照度可小於1 Lux;戶外天氣晴朗時,陽光直射下的環境光照度約為100,000 Lux。我們試著模擬這樣的情境:民眾拿著智慧型手機在大太陽下查找近期上映的電影,然後,到了電影院,進入了放映廳準備看電影,在電影正式開演前,滑滑手機瀏覽社群訊息。這正是我們在日常生活中經常發生的情境,這也表示從100,000 Lux到不足1 Lux的環境照度範圍,應該是環境光感測器需具備的動態範圍特性。
準直光的缺點是:不易設計。若要同時具備高準直及空間均勻度的光源更不容易。
但是,採用準直光作為環境光感測器測試儀的光源有以下優勢:
照度(illuminance)是每單位面積所接收到的光通量;可理解為:單位面積內獲得多少光。照度的SI制單位是勒克斯(lx=lux)或輻透(ph=phot),1勒克斯=1流明/平方米,1 輻透 = 1流明/平方厘米,1 輻透 = 10,000勒克斯。
照度的大小取決於光源的發光強度,及被照體和光源之間的距離。對於同樣光源而言,當光源的距離為原先的兩倍時,照度減為原先的四分之一,呈平方反比關係。
常見的幾種環境照度:
環境 | 照度 (Lux) |
---|---|
烈日 | 100,000 |
陰天 | 500~60,00 |
夜間棒球場 | 400 |
辦公室 | 300 |
路燈 | 5 |
滿月 | 0.2 |
星光 | 0.0003 |
這是為了在弱光的環境下(例如:<5 Lux),我們希望環境光感測器仍能保有足夠的靈敏度特性,所以需要0.5 Lux的測試解析度。
更多有關Ambient Light Sensor廠商及Ambient Light Sensor產業結構 等,將在本系列的第二篇文章進行更詳細的介紹,敬請期待。